国际商报记者 阎密典丰投资
今年4月,作为国家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,深圳以“先行示范”的使命担当,积极响应商务部号召,全面启动“购在中国”深圳站系列活动。通过创新举办“购在中国2025深圳新型消费季”和“购在中国2025深圳之夏消费季暨暑期促消费活动”,深圳以科技赋能为驱动,以深港联动为特色,以场景创新为抓手,不仅引爆了新一轮消费热潮,更在全国促消费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宏伟蓝图中,贡献了充满活力的“深圳样本”。
烟火气叠加科技感
消费热潮涌动鹏城
活动启动以来,深圳消费市场活力四射,假日经济与日常消费交相辉映,深港融合与国际接轨齐头并进,一幅充满烟火气与科技感的繁荣消费画卷徐徐展开。
深圳将节假日作为引爆消费潜力的关键节点,通过打造一系列现象级活动,成功接住并放大了市场的庞大流量。
清明假期,深圳首创“未来科技消费场”——创新性地将比亚迪仰望U8的水陆驾驶“黑科技”、华为三折叠终端的革新体验、无人机即时配送、低空经济eVTOL载人飞行等前沿科技融入消费场景。拥有千万粉丝的海外知名博主“甲亢哥”(IShowSpeed)亲临直播现场,向全球观众展示了深圳独特的科技消费魅力。同期,“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”将AI机器人、AR虚拟交互等技术融入生态展览,大赛首日即带动深业上城销售额同比增长59%,成功打造了“赛事+展会+消费”的融合标杆。
“五一”假期,深圳的国际吸引力愈加凸显。在“购在中国”活动与240小时过境免签、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等政策双轮驱动下,深圳入境游订单量暴增188%,位居全国热门城市第二。全市实现旅游收入54.32亿元典丰投资,同比增长40.8%,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显著增强。
端午假期,深圳消费热潮持续升温。全市接待游客416.14万人次,同比增长20.3%;实现旅游总收入22.91亿元,同比增长21.8%。“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”在假期三天吸引观众超45万人次,在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加持下,现场预定成交车辆超16000台,大宗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。
当下,深港融合消费成为新常态,跨境经济活力充分彰显。深圳紧抓湾区一体化机遇,推动深港消费市场互联互通,实现了从“单向流动”到“双向奔赴”的深刻转变。
清明假期,香港居民入境内地订单量同比攀升35%;同时,内地居民赴港旅游订单增幅超100%,实现了以节气为纽带的文旅氛围双向传递。
端午假期,仅罗湖口岸出入境旅客就超62万人次,“港人北上”已从周末现象演变为日常风景。
在跨境服务体验方面,深圳大力推动跨境支付便利化,鼓励商家提供多语种导购服务,并创新开展“AI服务进商圈”活动。结合“香港好物节”,打造“一程多站”式消费体验,为境外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和优质旅游服务,为深圳打造世界级消费目的地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展现“深圳智慧”与“深圳作为”
打造永不落幕的消费盛宴
亮眼成绩的背后,是深圳市在促消费工作上的一整套系统性、前瞻性的创新打法,充分体现了“深圳智慧”与“深圳作为”。
深圳将“科技之城”的基因深度融入消费肌理,以AI为核心,引领了全国新型消费的潮流。
在“2025深圳新型消费季”启动仪式上,深圳于南头古城打造了“古城+AI消费+首发经济”的沉浸式体验场。活动汇聚了Z·Pilot、深圳手信、韶音等众多本土品牌,现场展示了AI翻译耳机、智能穿戴设备、AI家庭机器人等潮流科技产品,首发《深圳手信2025新品推荐榜单》,将融合AI技术的定制化文创产品推向市场,展现了“科技+文化”的跨界创新成果。
“2025深圳之夏消费季”则以“AI消费”为核心引擎,举办“智慧之夏品牌展”,汇聚华为、荣耀、小米等科技巨头及众多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品牌。从超仿真的3D打印机器人到超视觉3D立体画,从AI智能眼镜到全屋智能家居,为居民和游客打造了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玩得嗨”的智慧消费新场景,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“AI全场景智慧生活”的独特魅力。
在场景创新方面,深圳推动商文旅体全链条深度融合。深圳打破传统商业边界,通过跨界融合,持续创造消费新需求、新热点。
围绕AI消费、以旧换新等热点,全市组织了近百场特色主题活动,华为、荣耀等龙头企业举办了多场新品首发活动,持续提升了深圳的时尚度和市场引领力。
“盐田美食地图”“跟着龙舟去旅行”“三丽鸥家族×猫福珊迪跨界快闪华南首展”等活动,将消费与美食、旅行、IP文化紧密结合,不断丰富商文旅融合消费的新内涵,有效促进了消费提质扩容。
据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典丰投资,下一步,“购在中国2025深圳之夏消费季”将统筹推动全国首个机器人街区和剧场落地龙岗。该街区将依托坂田星河WORLD片区,试点打造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,集机器人剧场、实验场、6S店、零部件超市于一体。届时,居民和游客可在此体验机器人提供的各项服务,参与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机器人演出,甚至亲手组装机器人,沉浸式感受“人机共生”的未来生活方式。
查查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